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赵建鹏 通讯员何锐)因病因残致贫,往往让贫困户雪上加霜。在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镇南化村5组,因车祸四肢瘫痪且身患冠心病的居民李培林,一度陷入悲观绝望。近日,医保部门知道后,主动上门向他了解病情、帮助进行申报,医疗待遇保障马上可享,所需药品快递到家。“感谢政府帮忙解决我家的经济困难,让我对生活重新充满了希望。”李培林激动地说。

据统计,像李培林这样第一时间得到快捷医疗保障红利的城乡居民,在郧阳还有160名。他们是郧阳门诊特殊慢性病申报评审方式改革的首批受惠者,即来即审、无需等待,医保待遇享受更加及时。

5月中旬,郧阳区对以往的门诊特殊慢性病申报评审方式进行了多项创新,在十堰全市率先上线试运行门诊特殊慢性病智能评审系统,使参保群众的医保待遇享受更加及时。

据介绍,以往患者需拿着病历和相关的检测报告等资料,每年指定时间到指定的申报点进行慢病申报(每年的11月1日至12月20日)。随后,慢病评审专家们需要人工翻阅申报资料进行评审,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因申报资料种类不同,经常有退资料和补资料的情况发生,既繁琐,又费时费力。

而现在,参保群众可随时、就近将申请资料提交至各乡镇医保站或市区、区内二级及以上公立定点医疗机构即可。然后经办人员将这些资料及时扫描上传到门诊特殊慢性病智能评审系统,慢病评审专家库随机分配专家成员可实时通过该系统进行网上评审。

评审结果将在郧阳网和郧阳医疗保障微信公众号上公示,且依托申报机构和慢病管理办公室电话可获得评审结果。

试运行一个月以来,郧阳区门诊特殊慢性病智能评审系统解决了以往参保群众门诊特殊慢性病评审认定周期长、频次少、享受待遇不及时等问题,让患者可及时享受门诊特殊慢性病待遇,提供了一个即来、即办、即审、即享的全新体验。

据郧阳区医疗保障局相关责任人介绍,系统6月10日已正式全面上线,本次门诊特殊慢性病申报方式的转变,是全区医疗保障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优秀医保服务品牌的成果之一。下一步,拟将此改革成果形成典型经验,并持续以“互联网+医疗”为切入点,全力为全区广大参保对象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保服务。